查看原文
其他

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支持领域及重点方向
01公园城市科技行动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以下14个方向,实行竞争申报、公开择优,每个方向拟支持1个项目:


1.专用新能源吸霾车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近地面大气污染现状,研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专用吸霾车,搭载雾霾吸附及处理设备,实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清除近地面大气中的PM2.5及以上颗粒物。除霾设备每小时净化空气2万立方米以上,净化后排放到大气中的空气的PM2.5含量符合相关标准,吸霾车符合专用车辆上路要求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


2.可降解抑尘剂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城市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情况,以海藻为原材料研发可降解生物基膜抑尘剂,抑尘剂具备防浸蚀、抗碾压、吸湿保湿、无毒可降解等特性,通过加水后进行喷洒,可实现扬尘的高效沉降、尘土的有效固定,对PM2.5、PM10的抑尘效率达到95%以上。


3.臭氧生成前体物敏感性和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典型臭氧污染区域,研发搭建可移动烟雾箱实验模拟系统,实现实际环境空气及多种可控环境条件下的臭氧生成转化模拟实验;结合外场观测和模拟实验,评估臭氧生成潜势,提取主控因子,明确主要反应过程及机制,解析臭氧污染来源与成因,识别关键可控要素;形成重点区域臭氧污染解决方案并开展防控应用示范。


4.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特殊地理气象条件,研究大气污染成因及大气污染与气象过程之间的响应机制,建立气象与空气质量模型的指标优化、评估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构建基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


5.城市污染水体治理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科技需求,对城市水体污染成因、特点及演进规律进行分析,在筛选评估现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污染水体泥-水原位协同技术、岸带面源污染生态拦截与阻控技术、水生态调养技术等集成创新研究并进行应用示范。


6.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建设科技需求,开展高品质再生水低耗高效处理技术、水源热泵能量回收循环技术、高效一体式复合生物除臭技术等支撑技术研究,搭建再生水厂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水生态资源循环综合体,实现城市污水低成本、高效率转化为可用水资源。


7.锦城公园土壤修复、地力激活及肥力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在锦城公园选择示范区域,针对其表层土壤特别是基本农田环境质量和地力现状,检测分析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肥力特性,对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应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调理等技术进行治理,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8.锦城公园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在锦城公园选择示范区域,针对其基本农田现状及种植要求,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等集成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农业区块链和CNG农业链,打造集中连片应用场景,恢复农田肌理景观,培育品牌农产品。


9.“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支撑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成都市“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根据服务人群、公园主题,选择一个具有成都特色的公园进行支撑技术研究。按照低碳环保要求,对选择公园的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行技术研究;按照突出主题、适地适树、体现多样性原则,对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进行技术研究;应用新优植物品种、新植物培育方法、新场景营造手法,打造彰显成都特色的主题公园。


10.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精准提升及苗景化营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根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科技需求,开展乡土树种与特色景观植物选育,引进景观提升优良树种和色叶、观花、香化植物,应用植物配置、植物栽植新技术及营造林新模式,研究生态修复、景观精准提升关键技术,制定景观精准提升及苗景化营建实施方案并进行应用示范。


11.农村用低成本智能燃气表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以NB-IoT低功耗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研究开发新一代智能物联网燃气表和智慧燃气管理平台,结合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建立计量终端安全感知和燃气风险管控体系,实现智能终端数据采集、监控、预防、应急处置等功能,并开展应用示范。


12.植被环境创建与渲染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CG制作中大体量的自然环境表现需求,研究开发包含在线渲染 (GPU)、离线渲染(CPU)、UI模块、风场系统等模块的植被系统,实现通过笔刷进行直观、快速创建和渲染植被的目的,提升创作的便捷性,增强植被表现的逼真度。 


13.景区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 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研发景区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景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实现线上信息和线下实体全方位无缝融合,为不同游客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使游客通过移动终端自主获取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旅游活动等信息。


14.“大运村”密集人群风险防控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村建筑结构、人群分布等特点,集成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研发密集人群风险防控平台,对人群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对人群移动规律进行分析,对人群聚集风险进行预警,为人群疏散提供决策辅助。


02乡村振兴科技行动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以下15个方向,实行竞争申报、公开择优,每个方向拟支持1个项目:


1.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我市畜禽、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领域,重点支持肉羊健康养殖、畜禽养殖环境控制、稻—渔共栖复合生态种养模式、水产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高我市畜禽、水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市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农产品加工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我市川菜调味品、特色果蔬(食用菌)等优势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川菜调味品绿色加工技术集成、特色果蔬(食用菌)绿色保鲜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川式豆豉特色高效菌种筛选、主要功能性成分和品质风味特征性分析及可控化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低盐、功能性豆豉新产品研究;开展成都市特色果蔬(食用菌)采后绿色保鲜技术研究,开展果蔬(食用菌)采后产地初加工工艺集成技术研究;开展栽培和保鲜期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天然产物及生防菌抑菌谱研究、天然生物提取物的缓释应用研究。攻关产业关键共性瓶颈技术,集成产业综合技术,点面结合,推动我市川菜调味品加工、特色果蔬保鲜技术水平提升。


3.现代粮油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为配合成都市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公园城市建设,突出粮油功能区建设和“10+3”产业布局,对成都市优势农业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布局和研发。重点支持粮油(水稻、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利用多倍体和诱变技术选育或创造特殊育种资源材料,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绿色,轻简化、机械化粮油作物新品种,并开展绿色安全高效的粮油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结合乡村振兴及新农业背景需求,开展化肥农药双减、生物循环可持续防控措施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


4.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水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等公益民生领域的项目进行鼓励性和引导性支持,对成都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化利用领域项目进行重点布局和研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低能耗复合厌氧生态处理技术研究,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散居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研究及推广、农村有机垃圾处理;支持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配套的低成本、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针对成都市农田存在土壤有机质下降、酸化和重金属污染现象,开展土壤中重金属的清除或改变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以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5.都市现代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强化园艺产业在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中的主导地位,全方位满足成都七大农业产业功能区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有力推动成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蔬菜抗逆、优质等特异性状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及成果应用;蔬菜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节本高效栽培、都市园艺景观创意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果树避雨栽培技术、组织快繁育苗技术及果树砧木多倍体诱导技术研发;珍稀食(药)用菌驯化研究、食用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6.设施农业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环境控制技术对促进作物生长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LED全人工光植物工厂环境控制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重点支持植物光配方研究,包括光质、光强、光周期、昼夜节律、特殊光照处理等,并耦合温度、水肥等其他因素进行植物生长试验;水稻和油菜等作物在植物工厂内的育苗技术,即“光炼苗”技术;光炼苗后水稻秧苗和油菜毯状苗的田间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通过以上研究和试验示范全面促进我市植物工厂的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带动我市都市农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标准化发展。


7.都市现代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公园城市和都市现代林业发展,开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森林药材、竹类等新优品种选引育、高效安全丰产技术、产品开发、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有害生物防控,川西林盘理论探索与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与示范;结合东部新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开展生态修复、森林生物量估算研发、增绿增彩技术等研究。通过都市现代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推进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生态景观与林业产业整体提升。


8.成都市智慧农业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基于面向微服务的系统架构方法,运用区块链技术理念,利用现代化技术,调研、收集、整合某一至两项农业相关资源,构建该资源数据库,建立与之对应的成都市农业资源“一张图”平台,摸清该农业资源家底、整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政府决策提供管理、标准、应用和服务所必要的数据支撑,实现“以图管地、以图防灾、以图管产、以图智农”的目的。


9.天府农博园区块链技术赋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用示范项目

研究及示范内容: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构建农业链为基础,深度研发区块链技术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应用的链化方案。本项目在天府农博园核心区选择1—2家代表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综合应用分布式算力设施、智能合约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区块链技术,搭建合作经济组织分布式算力节点、存储节点、区块链数据查询终端及定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去中心化应用等,形成示范应用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链化方案。


10.天府农博园种养循环集成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依托天府农博园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农业区块链链化方案研究及应用示范,引入农业科技技转平台,针对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林盘模型”研究,联通科技成果供需两端,探索种养循环相关科技集成创新。结合区块链链化方案和“技术林盘模型”的构建,在示范基地内综合应用生物调剂等先进技术进行环境提升,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生态环境要素改良解决方案,达到集成创新引领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


11.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基于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的落地应用,开展无人机地图影像的处理技术、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的农作物养分智能监测技术、农作物的数字化生长模型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集成5G应用、北斗定位系统、物联网、AI、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在相关产业功能区建设数字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配置全流程应用场景的数字农场;开展数字农场主培育,提升家庭农场主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化、绿色生产的发展能力;应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实现粮食生产数字化精耕细作、全链条服务支撑、标准化绿色品控、订单化产品销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粮食生产)应用模式。


12.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防控体系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成都市柑橘特色水果产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风险,研究天敌防御、物理防治等病虫害统防统治手段,提升特色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应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能力,显著提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促进特色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开展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通过示范效果展示,提高种植户对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的认知和掌握,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开展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示范,筛选一批适合我市推广应用的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集成“性诱+天敌昆虫+生物农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替代”技术模式,建设生物防治示范园,培育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一的生物防治,引导市场实现优质优价,让农户增产增收。


13.高端优质杂交稻育种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杂交水稻育种低端同质化严重,高附加值水稻品种稀缺等突出问题,基于水稻序列图谱、功能基因信息,采用水稻模块化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设计优质、多抗、广适等多样化育种目标,利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多基因分子模块,实现核心育种材料的全面升级,缩短新品种培育周期。项目需构建优质、多抗模块化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利用分子模块,创制优质多抗广适性育种新材料;设计、培育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优质广适性杂交稻新品种;通过生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并在我市不同生态区实施优质多抗鉴定技术和品种示范推广。


14.植物源废弃物在果蔬茶上的综合利用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以菌渣、秸秆、园林果园残枝残叶等植物源废弃物为原料,以生物碳、腐植酸等辅料,研究不同配方比例、发酵腐熟方式等生产工艺,并对腐殖酸双段耦联活化等关键技术深入探索,通过温控、翻堆、水控、陈化等生产手段,开发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主要用于果蔬茶领域的有机肥系列产品,实现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养分吸收,增强作物品质,提高氮磷钾元的素利用率,使土壤肥力持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我市范围内建立示范推广基地,构建环保安全、成本低廉、肥力持续的有机肥示范工程,形成适用于果蔬茶的有机肥系列产品。


15.都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溯源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通过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和都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以集成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智慧农业为手段,达到农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提升和种植者效益提高,实现品质原粮的标准化生产;研发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实现对示范基地种植过程的种中监控、种后回溯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对基地种植过程数据全程记录,从地块、作物、农事、气象、遥感等维度建立种植档案,形成从计划到执行、从过程到回溯的闭环管理,实现种植过程的全程数据溯源及规范化管控,形成可复制性的科学种植方案;示范推广农业生产过程溯源技术及信息化的过程管控技术,建立优质高效种子、肥料农药选择,智慧农业技术利用,生产过程全程科学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一体化试验试验基地,确保原粮的品质和生产溯源。


支持标准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支持经费最高200万元且按实施进度分批拨付,首次拨付50%,执行期不超过2年。


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产学研合作。


2.项目单位相关专业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应当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究工作,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成果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


3.项目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具有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项目组成员结构合理,示范区域在各领域符合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应突出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开展工作,并具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条件。


5.申报项目的自筹资金与申请财政资金的比例应不低于2:1。


6.同时满足上述支持领域的项目具体要求。



申报材料

1.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申报书
2.项目可行性方案(需明确示范对象数量)
3.附件材料:(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登记证(照);(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19年度财务报表(加盖单位公章)(事业单位可不提供);(3)匹配资金承诺书(加盖单位公章);(4)项目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之间的联合协议或合同(联合申报需提供);(5)年度研发投入证明资料(如专项审计报告、纳税申报表等),其中规上企业同时提供上年度《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包括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据实提供);(6)其它能力建设或资质证明资料(据实提供)。


政策咨询

1.公园城市科技行动领域

业务处室: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

联系电话:61881741


2.乡村振兴科技行动领域

业务处室: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

联系电话:6188173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